前一陣子因為推薦建安和子祈做九型人格,自己又把那本九型人格的書拿出來讀一讀。過去曾經認同它的描述,以為這樣的認同其實只是自己下意識的把自己放入這個歸類裡,才會呈現這個樣子,而今再一次看到其中的描述,才發現這個描述仍然頗為精準。我相當清楚人的多樣性若硬是要用簡化的分類框架住,那是相當不正確的,也容易落入標籤別人的試探中,但也不能因此否定這套理論的觀察與歸納,是真的蠻具參考價值的,至少他提供了一個很清楚認識自己和別人的架構。

  它提到和平主義者失去的信息是「你是存在的」,潛意識中的信息則是「肯定自己的需要是不對的」,害怕與人群疏離、分割,渴望與人連結。對應到自己的生命狀態,才發現真的很會。像是我常常用「我應該」做哪些事情去抉擇,而非「我想要」;我明明很希望常常跟某些人聊天,但下意識會跑出來的是,我不應該這麼常打擾別人,我應該要有自己安靜的時間;我明明很想花更多時間在團契,或是學習音樂,但卻又覺得我應該把研究所課業顧好、想辦法有收入。因為害怕處理衝突,所以面對別人的狀況生氣不說,難過不說;因為需要穩定的狀態,所以逃避面對會令自己不快的事情。

  最近開始又常常主動找人聊天,這件事已經很久沒發生了,總是不希望太打擾別人。於是才發現生命當中某些樣態其實不是因為成長消失了,而是我把自己放在一個不會產生這個樣態的情境下--不與人連結。一但認真連結,那些對關係的期待、焦慮,又開始產生了。主動找人聊天久了,就會想說為什麼對方都不主動找我?都是我要去找他?這個關係是不是不如我想像的堅固?是不是只要我不找他聊天,我們就真的會漸行漸遠?就算我真的努力經營關係,會不會最後又必然走向一個終點?和平主義者最深沉的恐懼-被遺忘,就會很蜂湧而出。這讓我想到這一年,某次我回到家看到空蕩蕩、黑壓壓的房子,心中突然湧起一股深沉的悲傷--是啊,這就是我小時候的感受。很深的被遺忘感。

  果然我的生活回到苗栗,我又會被遺忘。這不是他們的問題,只是因為我們都是人罷了。

  其實要說這種消極的話,真的很容易。我想未來有哪一天,也許這種感覺又會在我生命中浮現。但至少現在的我並沒有這樣的想法或感受。當青宣服事完有人跟我說,認識我真好,我不知道有多開心,那讓我感受到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;當有人說因為我的出現,讓他很開心時,我深深感受到一股雀躍的情緒。其實我需要常常被這樣提醒,我的存在是重要的,不只是宣示性喊話,而是在一段關係的連結中,沉穩而真誠的說出。

  我突然好像懂得青宣前一天那種深沉的難過,重點並不是我跟其他人音樂能力上的斷裂,而是因著這斷裂帶來的分隔,我沒辦法融入這群人,那感受彷彿再次低聲對我說,我是被遺忘的。但感謝主,透過詩歌,透過分享,讓我再一次與眾人連結,以至於在那時候能夠站穩。我想我會繼續努力與人連結,因為這是我生命的基調,是我面對軟弱時重要的支持。若是可以,你也真誠的這麼認為,也希望你能提醒我,我是重要的,不只是上帝本來就這麼認為,也對與我連結的你們來說。我想這對我的幫助會是大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