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已經放棄尋找那種唯一的密友了。很容易約出來,也很可以談所有的事情,可以看清彼此的弱點,在該罵的時候狠狠的責備對方,也可以分享生活當中一些小小的東西。在彼此心中都佔有一席之地。

 

雖然仍然偷偷期待著能夠擁有這樣的好朋友。是不同於女朋友的好朋友。

 

於是決定順其自然,是在主動釋放訊息與需求的前提之下。是所謂不強求,但還是抱持著期待。
對於某一群人,我自認為是很能自我揭露以及分享,幾乎可以說把自己挖空了。只是要看那群人當中有沒有人願意回應我。

 

總是覺得自己不可以散發出一種「其實我很渴望你回應我」的訊息。但事實上就是有這種渴望。
對於那些自己付出很多,投入情感很多的人越是如此。 

 

我分享很多自己的東西,那是我的選擇,我期待你也可以這麼做。
但那是你的選擇,我不強求。只是我深信著我期待別人怎麼對我,我就要先這麼待別人。

 

的確你可能有你表達關心的方式,但那不一定是我習慣接收的方式。
也就是說也許你用某種方式表達你很重視這段關係,但其實對我而言那不一定表示你很重視這段關係。
其實我只需要一點文字或是一句話就夠了。當我又稍稍懷疑自己的付出是否受到重視時,真的只要一句話就能夠讓我滿足。

 

我覺得朋友是不受彼此角色限制的。即便角色間仍然存在著某種權利關係或者責任關係。
當然我會視狀況而定,不是笨笨的一股腦的只會想著朋友這件事情。
雖然常常被這稍稍影響情緒,但不至於忘記一些重要的原則。 

 

所有關係最理想的前提就是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最重要,並且也將對方帶到上帝面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