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學期有那麼幾個夜晚,我感受到一股熟悉的不捨的情緒在我裡面醞釀,一直到政大放榜那天開始,又悄悄的濃烈鮮明起來。

    我真的以為經歷多了,這種感覺是會因為重複而重複漸漸淡去。我不喜歡被認為是個矯情的人,好像在每次離別都要上演十八相送的戲碼,或是那讓我好像是個為了關係什麼其他該做的事都不顧一樣,雖然我必須承認我有這個傾向,但在那個情緒中也是會伴隨許多拉扯,時而勝過,時而懶惰。最重要的是,我希望自己在自己和別人看來,都是一個真誠的人,所以我會想要抑制那種太多的情緒,不讓它完全駕馭在我的理性之上,像是喝酒喝得微醺而不爛醉一樣。我於是想到毓蘭姊在小綠的「祝福」寫的故事提到,每每有畢業生要離開,她都會哭著送他們畢業,同時擔心著他們是否會繼續倚靠上帝、相信上帝,是否能在大學眾多思潮中站立得穩,卻又在禱告中交拖。

    所以跟政大放榜有什麼關係嗎?

    其實嘴巴上說不管怎樣都會先去當兵,事實上在等放榜的過程我漸漸覺得自己傾向不會這麼做,至於原因,簡單來說,就是希望再陪一些高中生走完高中生涯。當然我還是很怕這只是感情用事,是帶著蠻多任性的部份,但一部分確實也是在更深的認識他們後,覺得他們還是需要人陪伴、代禱,多少帶點擔心的心情,因為我們開始漸漸有了關係。所以當放榜而未上的時候,等於是宣判我今年如果順利畢業的話,就必須先去當兵了。當然,是"順利畢業的話"。然而,我還是要說這個政大第一階段的通過,讓我對讀書這件事稍微多了些信心。雖然這一切本來是不在我計畫中的東西。

    當然,沒有我在,也有許多其他人在陪伴著他們,最重要的是,有上帝。

    這大概是建中團契頗令人感動的部份吧,總是有許多學長回來陪伴學弟經歷這許許多多的故事,雖然我們這些學長也都還在成長的過程中,但誰又不是呢?能在這四年見證許多上帝奇妙的工作,也許我該知足了吧?或者也許我該求上帝讓我看見更多?我不知道。「待在建中團契這樣也七年啦,剛好當兵來個安息年」,我自己開玩笑的說著。也許上帝覺得我龜在這太久了也說不定?

    事實上,下一步該怎麼做,還是沒個頭緒。

    第一要做的當然是好好順利畢業,然後當兵。只是接下來還要不要再來挑戰一次研究所呢?有這個必要嗎?沒有的話那我該往哪裡去呢?回苗栗工作?在台北工作?或者在其他地方?做社工?還是做其他事情?漸漸的覺得要面對的是一個好龐大而未知的未來,究竟會是什麼樣子呢?

   上帝祢要我做什麼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